福音堂简介
主日证道
- 田峰牧师证道:神圣的呼召...
- 项晓雯传道证道:柔和谦卑...
- 田峰牧师证道:在光中行...
- 项晓雯传道证道:心系困苦人,步入丰富地...
- 田峰牧师证道:忘记背后 努力面前...
- 黄亮牧师证道:光与暗...
- 王而萍长老证道:与刺共存的恩典...
- 顾春华长老证道:属灵的药方...
福音堂最早也和上海市黄浦区其他教堂一样,由外国传教士建立,在黄浦区基督教堂史中是这样记载的: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12月),英国伦敦布道会先后派传教士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雒魏林(William Lockhart)等来沪传教、办医院。道光二十五年于今山东中路福州路一带先后设伦敦会在华总部,建墨海书馆(1846年从城内迁来)、仁济医院(1846年从城内迁来)、天安堂(1862年建堂),为基督教传入黄浦区之始。
道光二十七年美国南方浸礼会派传教士晏玛太(Matthew Tyson Yates,后曾任美国驻沪副领事),在县城老北门外护城河滨建第一浸会堂(今人民路704号)。
道光二十八年美国监理会派传教士秦右(B.Jenkins,于同治元年出任美驻沪领事)、蓝柏(J.W.Lambwth)在郑家木桥一带传道、行医、办学。该会传教士李德(C.F.Reid)又于光绪十三年建慕尔堂(今沐恩堂)。
清末,美使徒信心会传教士范兰于民国11年(1922年)在浦东烂泥渡路游龙路口建耶稣堂,属使徒信心会,民国21年(1932年)改为自立会布道所,民国27年(1938年)毁于炮火。
这就是福音堂的前身。与天安堂、第一浸会堂、慕尔堂齐名。
------------------------------------------------------------------
浦东开发前,地处陆家嘴街道花园石桥路以南的福音堂,又名耶稣堂,是浦东地区基督教总本堂。浦东是宗教渊源深厚而久远的地区,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5大教齐全。由于长期而来习惯叫法的原因,我国的基督教实际上是西方的基督新教,是与天主教,东正教并列的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也是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天主教而形成的新宗教的统称。
1949年初在花园石桥路以南,浦东海兴路吴家弄26弄8号(当年的烂泥渡路游龙路口)筹建福音堂,同年5月31日开堂。说明战乱过后,信徒们念念不忘被毁的耶稣堂,在其原址重建新堂,但为何改名,将耶稣堂改为福音堂已无从考察。
由于解放初期经济落后,新建堂系砖木结构高平房,占地面积503.68平方米(即0.756亩),建筑面积281.88平方米。礼拜堂可容200余人。该地原属东昌区,1961年划入黄浦区,“文化大革命”中停止活动。
文革后,恢复信仰自由,1981年11月整修教堂,重新开始宗教活动。由于信徒增加1991年6月在浦东张家浜设立聚会点,每周聚会一次,约有150~200人参加。据1992年统计,黄浦区二堂一点(沐恩堂、福音堂、张家浜聚会 点)有信徒5500余人。
------------------------------------
复堂后,当时的福音堂虽然狭小,但五脏俱全,有诗班、圣剧组、招待组、探望组等,大家聚在一起,十分的喜乐。
那时的年轻人刚接触到福音,深深感到:十字架,十字架,永是我的荣耀,我众罪都洗清洁,唯靠耶稣宝血。并立志要活出基督,一生一世跟主到底。
1997年浦东陆家嘴地区开发建设,福音堂拆迁,拆迁的原址就是现在的环球金融中心和金茂大厦这一带。信徒们先后在张家浜地区、浦电路地区过度。
---------------------------------------------------------
浦东开发后为了配合陆家嘴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尤其新区标志性的建筑金茂大厦的建造,紧靠金茂大厦工地的福音堂成了首批动迁的单位。
在各方的支持和努力下, 2004年10月在现址(浦东新区浦电路449号)福音堂新建堂启用。
今天,当我们从世纪大道拐进浦电路,一眼就能看到一座造型新颖、环境优美的浦东新区教堂—福音堂。
新建的福音堂土地面积1667平方米(即2.5亩),建筑面积1710平方米(其中地下室626平方米)。地面主堂可容纳800人左右,地下副堂可容纳400人礼拜聚会,耗资近800万元人民币,新福音堂的土地面积是过去的3.3倍,建筑面积是过去的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