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在北京的时候,跟妇联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红十字会就一直在关注自杀防治的问题。韩国2015的数据,真的让人很痛心的事情。
为什么在十几岁正是黄金时期的时候自杀率如此之高。当初我们在北京调研的时候,北京的大学生自杀率占非正常死亡的65%,在校生有1/3有自杀的念头。上海的中小学生有差不多至少有40%或者想法或者去试,或者甚至自杀未遂。全世界人口中国占20%,可是全世界自杀率在25%。
这些却是我们很少会去讨论的事情。
前阵子有一个17岁少年,因为跟同学吵架,回到学校又被老师骂,再加上自己和父母的关系也不好,回家越想越气,结果从家楼上14层阳台一跃而下。
我在想,究竟怎么了,生存的赛跑——我们心理的健康。是因为这个世界的噪音太多?还是这个世界让我们繁忙,烦躁的事情太多?
好不容易学校毕了业,踏入社会,不自觉地无缝连接迈入第二阶段——“生意”的赛跑。
在座的多数人应该都处在“生意”赛跑的阶段。我们在跑什么呢?“生意”有什么“跑”的地方呢?因为“生意”跟学校不一样,在学校里只要念好书,能够毕业,最好名列前茅,所以这条路,方向还是很明确的。
可上了班之后,会发现竟然有点无所适从!其他人或许有着不同的方法,可是究竟对我合适吗?大家都知道,职场里有太多的潜规则,那我们究竟为别人活还是为自己活?面对职场的潜规则,究竟是把它放在心上,还是无视它?
尤其现今的金融圈,在陆家嘴,我相信每一个都知道什么是潜规则。每天衣冠楚楚,雄赳赳气昂昂的打拼。可是到头来我们会发现,人生好像就是这样,感觉每天就被困在这里。
有一次我跟几个清华大学的学生一起,其中一个刚从法国留学回来。他跟我分享那边的生活,我就开始一步步的问他人生的意义,最后他说你不要再问了,答不上来了,因为人最后的结局就是死。
亲爱的弟兄姊妹,其实从我们的信仰来讲,死是一种跨越,是一种得胜。
当我们在生意赛跑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在追求快速的成效,每个人都在追求快速的成功。所以很多人去念MBA、EMBA,念很多的课程。我们都知道公司里有关键的两个指数。为了KPI,去念MBA;很多老板一天到晚想要IPO,IPO完了以后就累坏了,荷包满满,然后就跟这个世界拜拜了。
当你发现要快速有效,KPI是好,可是很多KPI就是一种浪费。你专注在某一些衡量的指标,势必会浪费其他的指标,会浪费很多公司另外重要的项目,会浪费很多你的心思意念。
当我们追求快速的成长,你去念了MBA,拿了很多证书,回过来你会发现原来经济是有周期,人受制于不可抗力的大环境;再看,很多成功爬上去的人,到最后资源用完了就下来了。所以很多快速的成长,到最后也会快速的结束。
如果你在职场10年、20年、30年、40年,你会发现许多的现象,难道人生就是这样?
你是否一直在追求金字塔顶端那些,觉得我将来要有成就,一定像那个金字塔顶端的谁谁谁那样。可你知道金字塔顶端的人是什么样子?如果是这样,那你到底追求的是什么?
我没见过一个将要离世的人,临死前会跟身边的人说:“请把我的学位证书拿来我看一下,我就要死了;或者请把我这辈子累积下来的名片拿来看看,看看当过几次经理、几次老总、几次董事长;又或者你把我公司的股票拿出来看看…… ”
那人生的“生意”究竟是什么?赛跑究竟应该往哪里跑?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询问自己的问题。
你可能会说:“我不是做“生意”的。”我用圣经里面的话来解释一下“生意”。
我专心求智慧,要看世上所作的事。(When I applied mine heart to know wisdom, and to see the business that is done upon the earth:)
这里所做的“事”,英文是business。换个角度理解,所罗门王说:我专心要找寻找智慧,看看世上所有人究竟在做什么生意(business)。所以你不论做什么,你都在做“生意”。
你在家里也是在做“生意”,你是学生,你也在做“生意”,全世界活着的人都为了一个“生意”。
为什么?因为“生意”,就意味希望得回报。你希望的回报是什么?
所以弟兄们,当从你们中间选出七个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的人,我们就派他们管理这事。(Wherefore, brethren, look ye out among you seven men of honest report, full of the Holy Ghost and wisdom, whom we may appoint over thisbusiness.)
这里说教会的人越来越多,需要从教会里面选出七个有智慧被圣灵充满的人来管理教会里面服侍的事情,包含饭食的事情。所以在教会里面的服侍也是“生意”,也是business,也求回报。你需求的回报是什么?
耶稣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And he said unto them, How is it that ye sought me? wist ye not that I must be about my Father'sbusiness?)
英文这里也是business。全天下的人都忙着做自己的“生意”,有一种在教会里面。主耶稣说我当以天父的事为念,所以当我们对“生意”的定义有广阔的分析以后,我们要问自己,我当做什么事情?我余生的时间多少,我当做哪件事情。因为按照圣经所说,有一天我们都要交差。
为什么之前我问那个年轻人:这个事情以后怎么样,那个事情以后怎么样?最后一直问到,他说结局不就死嘛。
有一次我在海边看到一群年轻人,花了大半天的功夫,堆了一座非常漂亮的沙滩城堡,他们很开心,我想这可能是我见过最漂亮的沙滩城堡了。
次日的清晨六点,我去沙滩散步,竟发现城堡不见了……
弟兄姊妹,你是否想过有一天当人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家人、朋友便不再认识他?
年轻的时候,我很欣赏的一位老板——George,他在公司干了40年,临退休前,部门的人聚在一起为他举办了欢送会,大老板赠礼表示了对他的满意,并说:“George真是太棒了,非常感谢他,今天他就要退休了,我们祝他退休生活愉快。我相信George这么优秀的人,我们再也找不到了。”
可到下个工作日,周一一上班,大老板把大家聚集起来,介绍取代George位置的Mark,一个哈佛大学毕业的MBA,个子不高很年轻。他说道:“让我们欢迎Mark今天上任,我觉得他一定会比George做的更好“。
中国有一句成语——“人走茶凉”,这是真的。
我们不要以为自己生意做的如何、生活的怎么样,一旦不在,人家也不再认识你。
所以除了生存、“生意”,有一个事情我们必须要去思考,我们活着才能够生存,才能够有“生意”。
那等到没有生命的时候,怎么办?
社会学概念•马斯洛需求模式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职场人常常喜欢讲“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来掩饰所做的坏事。真的身不由己吗?如果身不由己,为什么回到家,扪心自问这么心虚,因为你里面有生命,你的生命告诉你——其实“生命是在我”。
你的内在生命是可以影响他人的,并不是说我们今天马上变成圣人,但是我看过有人在世俗中不断挣扎,慢慢的就出来。生命是可以进步的。
有一本书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应该很多人看过。
作者史蒂芬·柯维(Stephen R. Covey)讲高效能人士成功有七个习惯,里面有一个“真北原则”(True North Principles)。
他说道人心里面有一种很奇怪的东西——公平,仁慈,尊贵,慈善、诚实等等,这些总是存在的。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客观在外的包装,把我们主观内在的都包裹住了。
其实我们有很多的面具在身上,我们常常戴着面具,为什么戴面具?因为你担心别人看不到你的美丽。